在線客服
客服熱線
0551-64846100;
客服組:
豐原藥業
0551-64846100
地 址: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經濟開發區大連路16號
《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》
編號:(皖)-非經營性-2018-0016
皖ICP備15028532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合肥
進口藥價大幅下降,醫藥進口首次負增長
瀏覽量
【摘要】:
醫藥網3月21日訊 海外原研藥企若想保有一定量的中國市場,進口藥價勢必會維持較低的水平,甚至進一步下調
▍進口藥價大幅下降,醫藥進口首次負增長
3月19日,中國醫保商會在北京舉辦中國醫藥健康行業國際化形勢發布會,賽柏藍在現場獲悉,副會長王茂春發布2018年中國醫藥外貿、國際化發展情況時提出:我國的醫藥進口首現負增長,主要原因是進口藥價大幅下調——進口替代效應顯現。
據了解,2018年我國醫藥類產品進口額504.29億美元,同比下降9.75%。實際上,進口數量變化不大,主要是進口價格大幅下調;其中,位居我國進口醫藥產品之首的西藥制劑下降24.05%,進口額130.30億美元;位居進口第四位的生化藥下降41.21%,進口額47.53億美元。
雖然進口額大幅下降,但國內需求并未減少,進口數量的變化不大;2018年,生化藥進口量僅下降7.67%,西藥制劑進口量不降反增,增幅1.75%。
醫保商會對此問題做出分析,他們認為:進口藥價的下調與2018年國內醫藥行業的熱門話題“一致性評價和4+7集采政策”息息相關。
▍維持低價,甚至進一步下調
此前,4+7帶量采購中標結果公布,單一貨源+最低價+帶量的規則,獨家中標,使中選品種都降到地板價。
IQVIA中國醫院藥品統計報告(CHPA,≥100張床位)數據顯示:此次“4+7”帶量采購涉及的產品在全國醫院的銷售額約為1060億元,如果按照這些城市公立醫院的藥品量占總市場的22%來估算,2018年,4+7帶量采購的總額將在250億左右。
在此背景下,國產藥品對進口藥品形成了非常大的競爭優勢,這迫使長期價格高企的進口、合資過專利期藥品要么大幅降價保住市場,要么退出試點所在城市的公立醫院,將市場份額交給質量、療效達到國家藥品一致性評價要求的低價仿制藥。
醫保商會也有相同的觀點,他們認為:海外原研藥企若想保有一定量的中國市場,進口藥價勢必會維持較低的水平,甚至進一步下調,此前已有相關案例:3月5日,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消息:諾華的原研藥甲磺酸伊馬替尼(100mg*60片)價格降到了7182元,創歷史最低。
此外,3月4日,浙江藥械采購中心發布通知,禮來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聯動采購價格也主動下調。
▍原料藥企業迎來機會
同樣的影響也發生在原料藥領域。
據醫保商會數據,2018年我國共有6616家企業經營有原料藥進口業務,比2017年增加147家,比2016年增加319家;從印度進口的原料藥金額達到5.62億美元,同比增長10.85%,比2016年增長39.45%。
之前,醫保商會撰文指出,隨著國內藥品監管日益嚴格,推升了對進口優質原料藥的需求、而供應不穩定導致企業尋求原料藥進口替代,因此,關注國外原料藥來源的企業越來越多。
資料顯示,帶量采購要求仿制藥企對制劑生產成本有更強的控制,醫保商會的西藥部副主任榮嫡,對賽柏藍回應:從產業鏈的角度,單純的制劑企業,如果沒有配套原料,成本控制方面沒有優勢,在藥品同質化的背景下,其生存可能會面臨很大問題。下一步,無論是國內的原料藥企,還是進口的原料,都是很好的機會。
上一篇:
輔助用藥目錄,公立醫院聯動開始了!